热带鱼的繁殖是一门大学问,我们先从热带鱼的雌雄鉴别说起吧。热带鱼漂亮,很多热带鱼进入繁殖期会出现“婚姻色”,就更漂亮了。不过这“姻色”往往雄鱼特别显著,而雌鱼则差很多,只有少数种不逊于雄鱼。比较突出的只有带仔及繁殖期的红肚凤凰雌鱼,多比配对的雄鱼更漂亮、更凶、更像“家长”。所以人们挑选热带鱼喜欢多挑甚至全挑雄鱼,如挑选孔雀鱼就大多数是这种情况。如果是用于繁殖则多半都要求一雄配一雌,口孵鱼等可以一雄配二雌,或更多,但雌鱼色差。胎生鳉科鱼可以一雄配多雌(3~7只),因此反而要多挑雌鱼。剑尾鱼类雌、雄鱼颜色几乎无差别.仅雄鱼尾鳍下叶如剑且特别长;而双剑鱼雄鱼的长剑也不明显,观赏时无大区别。
雌雄鱼区别
雌鱼和雄鱼的区别比较好掌握,分两类,一类是雄鱼特征为鱼体较大,胸鳍较大而有力,背鳍较雌鱼高大并且后鳍条往往特别尖长,尾鳍也较大且两叶之上下缘部分更为尖长些,臀、腹鳍宽大色艳。颜色也几乎都是雄鱼的色彩浓重、金属光泽耀眼。雌鱼颜色略平淡,一般头较小,体幅宽,感觉丰满,尤其显著的是雌鱼的腹部比雄鱼要大很多。俯视雌鱼轮廓,发现其往往呈纺锤形,而雄鱼大多首尾差异小。不符合上述规律的是鳉鱼科、脂鲤科鱼类,大部分是雌大雄小,鲤科鱼类也有很多种如是。
热带鱼预备种鱼的挑选
原则
雄鱼要“姻色”出众,个大威猛,各鳍宽大,末端尖长,给人一种壮实强健活泼的印象。雌鱼要身体饱满,体宽腹大,色彩虽不深艳但光泽却不亚于雄鱼。对这种大个子雌鱼,雄鱼多是毕恭毕敬,不敢动武,雌鱼往往会给人活力无限之感。此外,各类鱼还各有差别。
丽鱼
雌雄鱼能“藩镇割据”,能“护卵护仔鱼”,并能一护到底。一个预备种鱼的缸中,最先配对出来的头1~2对丽鱼,繁殖效果往往十分理想。人工去挑选个大者拼凑成对,往往效果极差,个大不一定是好鱼。口孵鱼雌鱼不参战,但要很好行口孵的。
成熟的雌鱼占领洞穴,雄鱼则划分领地
攀鲈
雄鱼能在水面附近“占山为王”,领地越大说明雄鱼越强,能把雌鱼的卵衔送于泡沫巢中,能很好护卵,直至仔鱼游散。雌鱼也具战斗力,赶走弱雌并能识别强雄,“择枝而栖”;产卵时不吃自己的卵,能把卵送入泡沫巢,产卵完毕能在雄鱼下逐客令后“痛快走人”。
鲤科
雄鱼能在混乱的繁殖大军中,不失方向地始终跟定个最大、产卵最多的“女皇”;当繁殖个体少时,强雄能选定雌鱼并始终相随,既保护了自身又保护了强雌的后代,传播了优秀基因。雌鱼则能“下定决心”,排除其他所有的鱼,直逼水面附近最浓密的水草丛中,并在那里产下绝大部分卵。人为挑选的标准还增加了不吃卵或少吃卵的条件。而脂鲤科鱼的繁殖习性极像鲤科鱼。故鲤科鱼和脂鲤科鱼繁殖的实质系“条件配对”。
胎鳉
此类鱼因变异快、子代甚众,所以不论雌、雄鱼,都要挑选出体色与体形最好者用以做种鱼。对于雄鱼来说,孔雀鱼要尾型上下叶外缘线相交大于60°的,并且尾鳍越大越长越优;剑尾鱼要色深个大,不畏强者,善于在雌鱼周围舞蹈者;珍珠玛丽鱼(包括金玛丽鱼)要有更长更高的背鳍与金属闪光为首要标准,金玛丽鱼似乎有两种,一种为半透明鳞,另一种为非透明鱗,可散发出强光泽,总体效果像珍珠排列成方阵,留种时可能后者要多留些,因为后者可繁殖出前者,而前者极有可能不能繁殖出后者;黑玛丽雄鱼色要黑,不论圆尾还是燕尾都以“窈窕”为上,燕尾长者更受欢喜。对于雌鱼则一般选个大产仔多的作为种鱼。当然,在胎鳉雌鱼挑选中也要注意颜色的好坏,例如过去雌鱼基本上体色可谓平淡无奇,但如今已色彩倍增,看来主要是人工挑选的结果(不排除生物技术起作用)。
卵鳉
较大型的南亚卵鳉鱼类如“琴尾鳉鱼”(包括黄金鳉鱼)、潜水艇鱼等,因所产的卵不休眠,都喜欢产于高位水草或缸旁环境复杂处;而较小型的非洲鳉科鱼则一般产于草丛中,且不论高位低位,无草丛时产于环境复杂的淤泥地。这些鳉科鱼卵具较长的(半个月左右)的孵化期,且往往有可能在后期无水时延缓卵的孵化和仔鱼脱离卵壳。另一种是近草原和草原鳉鱼,卵可以在潮湿的苔藻、淤泥中度过漫长的旱季。如坦桑尼亚北部有11月至12月末(短雨季)和3〜5月(长雨季)两个湿润季节,间有两个旱季,而南莫桑比克则是元旦后一整个季度多雨。所以非洲各地卵生鳉鱼的习性各不相同,很复杂。卵鳉鱼类配对程度比鲤科鱼类高,繁殖时基本上都是成对长时间(半个月至一个多月)守在一起,但我们还管其叫“条件配对”,因其不像丽鱼雌雄厮守着一连繁殖多次,而是强者优先、“随遇而安”,能容易地接受人为的组对安排。至于卵鳉鱼类的雌雄挑选,主要还是个大色深艳的为主,因子代量不是很多,变异少,所以一般也极少淘汰。
热带鱼的繁殖操作
组对
成熟的热带鱼都能繁殖,但最好能做到当天甚至当晚挑出放到繁殖缸中的一对鱼,第二天凌晨或上午即行繁殖。具体说来,一是算,算一算某些雌鱼前一次产卵至今已多少天,这个周期的天数有规律,如某只红绿灯开始时是10天,后来渐延长至15天直至20天等。二是看,看雌鱼生殖孔是否已下垂,也就是下垂那么一点便可资判断,当然也可以看腹部是否突然变大些(卵粒很可能从3期跃变到4期),产卵在即的可能性也大。三是观察雄鱼,雄鱼们总是断断续续地靠近试图追逐的雌鱼,该只雌鱼一定在1~2天内将产卵,此时也可以锁定最会追的那只雄鱼,与雌鱼当日一同入“洞房”。当然以上讲的适合鲤科、脂鲤科鱼类。
丽鱼的组对最好让其“自由恋爱”,等某一对占领了某一“地盘”后可将它们俩捞移至产缸。
应置多个小陶瓮,供配对繁殖的短鲷选择
亲鱼在护仔,29℃水温条件下,约两天半孵出仔鱼
仔鱼用头丝黏挂在鲷罐、板砖上,尾不停地颤动
孵化1周后,仔鱼游附于亲鱼身上取食
近半月龄的七彩神仙鱼仍然紧随双亲
卵鳉科雌鱼组对时已产卵在即,应该选择最强的雄鱼同其配对,并立即捞移至产缸,或者把其他鱼捞移走,以免“军阀混战”,降低卵的孵化率。名贵的草原鳉一开始饲养就应该组对,因是“青梅竹马”,不存在组对问题。
胎鳉科鱼当雌雄之好初见端倪时,就可让它们一雄数雌“青梅竹马”于一缸。雄鱼臀鳍成熟之前变为扁棒状交接器,雌鱼受精后可连产3胎或4胎,因此组对宜早不宜迟。
攀鲈科鱼的雌鱼不顾雄鱼的追咬,敢于靠近雄鱼的泡沫巢,说明产卵在即,可就原缸而捞移他鱼去别处,也可捞此对鱼去产卵缸繁殖。应注意的是雌鱼若不是产卵在即(有信息素分泌),将受到雄鱼猛烈的“追杀”,有可能致死,特别是泰国斗鱼与叉尾斗鱼,以及曼龙鱼类。
比较容易组对的是南美甲鲇鱼类,如青铜鼠鱼、胡椒鼠鱼,等见到几只鱼在玻璃缸壁“清理卫生”时,可捞移走弱雄,或趁早捞移有繁殖活动的一雌一雄、一雌两雄、二雌一雄、二雌二雄、二雌三雄到产卵缸。
产缸
产黏性卵的鱼,一般最好要在产缸中布置一撮水草或水草替代品(如塑料丝、撕裂带、牛皮纸条束等),也有人底铺棕丝或小石子。无黏性的如斑马鱼等就不必准备草。又因斑马鱼嗜吞卵粒,故往往在底部张网,以此隔开亲鱼,阻止吞卵,铺小卵石效果也好。神仙鱼用一块斜瓷砖集卵,其他丽鱼可用小地砖;地图鱼常用盘子,而红肚凤凰鱼、短鲷等小鱼常以罐头瓶、杯、人造穴等为巢。
5厘米左右的鲤科、脂鲤科鱼产卵缸可以是超微型缸(即水量小于31.25千克),较大的鲤科、脂鲤科鱼用微型缸(水量31.25~62.5千克),体长为9~10厘米的要用小型缸(水量62.5~125千克)。3~4厘米的一对红绿灯可用2.5~5千克水。
丽鱼科配对种鱼一般用的是微型缸。个小的神仙鱼和红肚凤凰及短鲷水量应该不少于20千克。个大的神仙鱼、红宝石应该用小型缸。一般七彩神仙鱼的产缸水量为80~90千克,大菠萝鱼要水量超过100千克的小型缸。体长更大(20厘米上下)的紫红火口、地图鱼等用中、大型缸。
如此布置可作为七彩神仙鱼的产缸
红绿灯等避光产卵的鱼宜用LED微光照明
水质
一般来说,亚洲鲤科观赏鱼适应性强,繁殖用水要求也不那么高。除波鱼(蓝三角鱼等)及其他少数鱼需pH6.5以下和极低硬度的水外,大多用pH6.5~7.3、硬度为71~161毫克/升(4-9°dH)的繁殖水均可,基本上都能产卵与孵化成功。繁殖水温有两类,繁殖次数少的多为23~25℃,繁殖次数多的为26~28℃。
攀鲈亚目鱼(包括斗鱼、丽丽鱼、珍珠马甲鱼、曼龙鱼、接吻鱼等)的繁殖水温为25~28℃,pH6.6~7.3,硬度89~197毫克/升(5-11°dH)。水温以叉尾斗鱼、曼龙鱼和珍珠马甲鱼为最低,它们可在24℃上下的水温顺利产一大片卵,并孵化出大量仔鱼;而2厘米左右的小叩叩鱼,则繁殖时的水温约为28℃。
一种可测定褚水质标准的盒装测试剂
普通脂鲤科鱼繁殖用水酸碱度很低,pH6.2~6.8,硬度18~107毫克/升(1~6°dH),繁殖水温24~27℃;而3厘米左右体型超小的鱼,pH在6.2以下,水温多在25℃以下。
普通丽鱼繁殖用水酸碱度也较低,pH6.4~7.4,硬度54~178毫克/升(3~10°dH),水温25~28℃。七彩神仙鱼因亚种所在水域有差异,能适应pH3~5.5,硬度9〜89毫克/升(0.5-5°dH),繁殖水温28~29℃,以及pH≈7,硬度125~214毫克/升(7-12°dH),水温27~29℃。
卵鳉鱼类情况较复杂,大型鳉如条纹琴龙鱼,适应pH6.7~7.3,硬度107~178毫克/升(6~8°dH),繁殖水温26~27℃。湖泊鳉鱼(如蓝眼鳉)pH8.3〜8.5,硬度268~357毫克/升(15~20°dH),繁殖水温26~27℃。小型鳉鱼及草原鳉鱼,适应pH6.2~6.8,硬度54〜71毫克/升(3~4°dH),水温25~27℃。
胎鳉鱼类一般适应pH7~8.3、硬度107~446毫克/升(6~25°dH)、水温为23~27℃的繁殖水。胎鳉鱼类的繁殖(指产仔)与上述水质的调控没有直接关系,只有前期有影响,直接的关系却是要有一特殊产缸,让刚产出的仔鱼远离母鱼的大嘴。这种缸易制作,如做一个“二层楼”的缸,让母鱼住上层,“楼底满是小洞”,让仔鱼从楼上掉到楼下。也可以不“盖楼”,用1~2个塑料圆篮子解决母鱼吃仔鱼的难题。
本文来自投稿,不代表养宠网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hxjzy.com/show/210535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