蜥蜴、蛇、蜜袋鼯……“异宠”市场火了!

“异宠”,即少见的、奇特的宠物,如蜥蜴、蛇、蜘蛛、蜜袋鼯等。近年来,国内部分宠物爱好者对个性化的需求,兴起了饲养“异宠”的新潮。在我国,“异宠”市场究竟是怎样的情况?

“异宠”,即少见的、奇特的宠物,如蜥蜴、蛇、蜘蛛、蜜袋鼯等。近年来,国内部分宠物爱好者对个性化的需求,兴起了饲养“异宠”的新潮。在我国,“异宠”市场究竟是怎样的情况?

异宠潮流兴起

爬行动物成消费者新宠

家住上海的计仁敏除了猫狗外,还饲养着一只外形酷似松鼠的蜜袋鼯。两年前计仁敏花费2000多元从花鸟市场把它带回了家。

图片.png

事实上,新奇感正是很多宠物爱好者饲养异宠的原因。在上海的一家爬行动物宠物店内,饲养箱里有着鬃狮蜥、豹纹守宫、玉米蛇等多个品种的动物。色彩斑斓的鳞片令不少人望而生畏,但在喜欢它们的饲养者看来,却是独特的神秘与美丽。

在上海普陀区的一家花鸟市场,除了蜥蜴、蛙以及鹦鹉等相对常见的异宠,还有很多小众的异宠在售。记者了解到,花色稀有与否也决定了异宠的品相和价格。

上海异宠爱好者 刘慧君:这是一条莉莉白睫角(守宫)。几年前莉莉白基因刚有的时候,十几万元一条都很正常,现在也就1000多元。另一只原色的就300多元。

除了购买时所需的费用之外,异宠的日常饲养花费较低,此外,对居住空间和主人精力的需求都更低,这些都成为异宠消费市场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。数据显示,2022年,国内宠物市场饲养规模达到2.2亿只,其中,鸟类、爬虫类的异宠占比近25%。

异宠饲养需有度

非法物种不“宜宠”

尽管市场规模不断扩大,但异宠饲养越来越普遍的背后,也暴露出不少问题,除了异宠携带的病毒和寄生虫可能带来的危害之外,饲养异宠还面临着哪些未知的风险呢?

蜥蜴、蛇、蜜袋鼯……“异宠”市场火了!

上海某异宠医院医生 王志辉:比较常见的就是蜱虫,还有沙门氏菌。我们在饲养过程当中,接触到它的大便等排泄物,没有洗手、徒手抓东西吃,这样会比较容易被感染。

记者了解到,目前大部分的异宠都是国内人工繁育多代的产物,携带的病毒和寄生虫风险可控。但随着部分爱好者兴趣升温,不少人开始尝试从海外或其他渠道获得稀有品种。这也带来了物种入侵、破坏当地的生态系统等一系列风险。如绿鬣蜥、鳄雀鳝、非洲大蜗牛等已经成了典型的外来入侵物种。

根据我国2021年调整发布的《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》以及《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》,个人爱好者引进和购买名录和公约中的动物都可能会触犯法律。

本文来自投稿,不代表养宠网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yfjgb.com/show/201318.html



上一篇:经营小宠、爬宠小店成年轻人职业新选择

下一篇:异宠“俘获”年轻人的心,乐趣在哪

相关推荐

  • 蜥蜴、水豚、土拨鼠等小众宠物走红

    3月19日,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,介绍时令节气与健康(春分)有关情况。近年来,不少小众宠物走红,比如蜥蜴、水豚、仓鼠甚至土拨鼠等“异宠”,这些动物带来传染病的风险大不大?如何预防?中国疾控中心寄生虫病防治首席专家周晓农在回答上述问题时表示,这些小众宠物,原本是野生动物,是可以传播某些疾病的,预防这些疾病主要是做三件事情:合法、检疫、管理。

    2025-03-27 16:57
    1
  • 蜥蜴、蝾螈、鳄鱼龟 小心奇怪“宠物”多为外来物种

    市场的三楼,是销售各类观赏鱼和宠物的专区。相对于五颜六色、美艳无比的观赏鱼来说,那些带着凶相、充满杀气的鲨鱼和食人鲳等更吸引顾客的眼球,不少顾客拿出手机对着它们拍照,一些好奇的小朋友还隔着鱼缸逗弄着这些凶猛的家伙。

    2024-12-11 10:05
    1
  • 蜥蜴、蛇、蜜袋鼯……“异宠”市场火了!

    “异宠”,即少见的、奇特的宠物,如蜥蜴、蛇、蜘蛛、蜜袋鼯等。近年来,国内部分宠物爱好者对个性化的需求,兴起了饲养“异宠”的新潮。在我国,“异宠”市场究竟是怎样的情况?

    2024-11-15 18:01
    0
养宠网是有温度的多方面为宠物爱好者提供众多场景式经验知识,帮助宠友们建立适合自己与宠物新的开心的养成服务平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