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大家好,我是英英,参与流浪宠物救助近20年了......请求大家帮帮小院,为它们提供一个生存空间。”8月6日,67岁的英阿姨在领养群几个年轻人的建议下发布了一篇求助帖子,她希望社会爱心人士能够为新搬的小院落捐赠宠物用品,也能够到小院来领养流浪猫狗。
英阿姨
今年是英阿姨管理流浪猫狗的第16个年头,就在三天前她带着40多只流浪小动物搬到了新家——位于成都市新都区绕城大道附近村子里的老旧楼房里。英阿姨给新家取名叫英英小院,她介绍小院里基本都是老弱病残、颜值不高的田园犬,很难找到领养者。
8月7日下午,封面新闻记者驱车前往新都绕城大道东一段,穿过一条小路便来到了英英小院。这是一栋看上去被废弃多年的楼房,房子里外到处堆放着杂物。一进门,十余条小狗摇曳着尾巴,蜂拥而上。英阿姨说,目前小院的生活场景并不完善,还需要添置家电和宠物的基本用品。
收养数量增加
花800元为流浪猫狗租下新家
2008年,从未养过宠物的英阿姨在成都街头领养了一只吉娃娃,自此开始了她的流浪动物救助之路。尽管最初对猫狗充满恐惧,但她很快就爱上了这些小生命,认为它们富有灵性,能给人以陪伴和情感支持。
记者发现,英英小院里的流浪猫狗多是从各种艰难环境中被拯救出来的——有的来自垃圾桶,有的被从下水道中救起,甚至有的被遗弃在工地......
流浪狗
“救助的猫狗几乎都出现在不同场景,情况也不一样,我实在不忍心就把它们带回来了。”其中,二楼上还收养了五六只流浪猫,最小的一只是不久前刚从下水道救起来的橘猫,看上去只剩下皮包骨头了。
三天前,领养群的友友(爱心人士)开着大卡车帮英英阿姨搬家来到了流浪动物们的新住所。这是英英小院第8次搬家了,英阿姨希望这次能够住的长久一点。
原来,英阿姨并不想因为收养流浪动物而扰乱居民的生活。她提到,随着收养数量的增加,前六次收养场所都在市区楼房里,流浪狗一听到动静就会叫,遭到不少居民投诉。去年6月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处小院,但前段时间小院因暴雨出现大面积围墙垮塌,只能被迫搬离。
为了找到新的住处,不会骑电动车的英阿姨骑着自行车四处寻找,最终以每月800元的租金租下了这栋有围墙的独立院落。
此刻,成都的气温高达36摄氏度,伴随着蝉叫声,狗狗们也受不了酷暑都躲到了房间里的阴凉处。记者看到,院内设施简陋,过道和四间房里共摆放着20余个铁笼和几张木质小床。3台正在运作的风扇,虽然风力不大但勉强能够带来些许凉爽。
小院物资匮乏
希望更多爱心人士能够进行领养
下午四时许,生锈的铁门外传来一阵敲门声。狗狗们叫了起来,蹦跳着跟在英阿姨身后去迎门。敲门者是曾阿姨,她手里提着一袋刚从市场上买来的卤鸭肝,切碎后可以拌在米饭里充当狗粮。
英阿姨为流浪猫狗准备的医用品
“我和小曾是一年前认识的,她经常会送一些物资过来,很有爱心!”原来,曾阿姨家里也养了两只小狗,她有时候捡到了流浪猫狗就会送来小院请英阿姨照顾。
“现在不好找领养者了,都想领养名犬,看不上这些‘串串’(混品种的狗类),只有全部都养着。”英阿姨坦言,要收养这些流浪小动物只靠她一个人是非常困难的,这些年自己的女儿和友友们都在帮助她。
英阿姨透露,目前新搬来的院落还没有安装天然气,狗笼也很缺乏,40多只狗只能挤在20余只铁笼里,院坝里还需要安装遮雨棚。她说,“有了天然气就可以给这些动物洗澡,装了雨棚就不用担心下雨。我快70岁了,不知道还能坚持多久,如果有志愿者愿意和我一起来照顾这些流浪猫狗那就更好了。”
结束采访后,记者与英阿姨告别,走访了院落周边。铁门外是一条一米多宽的水泥路,对面是一排的看上去十分破旧的老楼无人居住。沿着小路往左走,不远处就住着一户人家。
英阿姨女儿送来的风扇
记者上门拜访,迎客的是70岁的游大爷。“大爷,你认识隔壁的英阿姨吗?就是收养了很多流浪猫狗的那户人?”
大爷答道:“听说了,不熟。养了两只狗,我知道你想问啥子,隔壁养了很多猫狗嘛,目前并没不影响我的生活,我不反对她。”
下午五时许,太阳依然高挂在半空,晒得人直流汗。与游大爷聊完后记者路过英英小院,英阿姨正准备蹬自行车回家,她说要回去做饭了,吃完饭还得给这些动物送粮来。
本文来自投稿,不代表养宠网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hxjzy.com/show/19044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