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叫派特鹦鹉?我们平日里常说的桃花鹦鹉,学名:pied,中文简称其实就是:派特鹦鹉。
派特鹦鹉有两种基因,第一种是【显性派特(Dominant pied)】,另一种就是 【隐性派特(Recessive pied)】。
派特的产生,是因为黑色素部分缺失,且不均匀地分布在整片羽毛上,进而形成了深浅不一的斑状或其他形状的羽毛色块。
显性派特(Dominant pied)
在美国的三十年代早期,世界迎来了第一只显性派特的诞生。紧接着,在60年代,关于这种独特品种的详尽描述与介绍也在美国得以公开发表。显性派特的培育过程充满了挑战与耐心,它可以从初始的深色毛质逐渐演变,直至形成浅色毛占主导的羽色,甚至达到几乎不含黑色素的淡色"高趴"状态,但这一过程需要长时间的精心照料与等待。
顾名思义,显性派特展现了其独特的显性遗传特性。它分为单基因和双基因两种类型,尽管从外观上看二者差异并不显著,几乎难以分辨,但它们在遗传层面上的影响却是截然不同的。
在派特家族中,绿色系列的派特尤为常见。不仅如此,派特还具备与其他不同基因结合的能力,通过组合可以创造出丰富多彩的羽色效果,为鹦鹉爱好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与乐趣。
隐性派特(Recessive pied)
隐性派特,这一独特的鸟类品种,其根源可追溯至大洋洲的澳大利亚。从外观上观察,它几乎全身呈现为明亮的黄色,这种特殊的色泽源于其体内高达95%或以上的黑色素缺失。
这种缺失不仅影响了隐性派特的飞羽颜色,还波及其腿、脚趾以及脚指甲的颜色,使得它们从原始种常见的灰色完全转变为肉色或粉红色。在多数情况下,隐性派特的腰部(背部)同样受到黑色素大量缺失的影响,呈现出一种非常浅淡的绿色。
从基因学的角度来看,隐性派特的特点在于其能够间接影响黑色素的分布,并且这种特性有单基因和双基因之分。对于那些单基因的隐性派特,一个明显的识别标志是其腹部(靠近大腿)区域可能带有较多的杂色毛。这些特征共同构成了隐性派特独特的魅力。
接着解释一下几个跟派特鹦鹉有关联的词:低趴、中趴、高趴。
每一只派特都是独一无二的,基本上找不到两只一样花色的牌特。由于黑色素缺失而产生了派特,那么黑色的缺失程度的多少也会从外表上直接影响毛色、花色。所以产生了一个词来形容它:“趴度”。
低趴:通常是指身上深色毛为主或者居多,浅色毛较少的鸟;
中趴:比低趴和高趴难定义,一般是指深色毛或浅色成斑状或其他形状,飞羽大部分是黄或白,羽色浅色毛比低趴多,但又没达到高趴的成色的鸟。
高趴:顾名思义,跟低趴相反,指浅色毛为主或居多,深色毛较少的鸟;
又要稍微提一下显隐派的问题,比较高趴的鸟,会有可能是显派也有可能是隐派。这二者从毛色、腰色上来可以判定,也可以根据腿、脚趾以及脚指甲的颜色来断定。
最后还要强调一点,趴度并不是衡量一只花桃品质的所有因素。比如从遗传上来说,一只双基因的低趴派特鹦鹉 就一定会比 一只单基因的高趴派特鹦鹉的可遗传性好,但如果从外表上却不然。
本文来自投稿,不代表养宠网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hxjzy.com/show/12789.html